在那日之前。

位于浦东新区的昊美术馆3层的厉槟源同名个展(展期:2019年11月23日至2020年3月15日)以26件行为影像作品与摄影作品,超过100分钟的时长,呈现机制识别厉槟源成为艺术家厉槟源的种种证据,也是一个人与不可全知的存在之间的"战争"。 这场战争的展开,一开始并没有被指认成为战争。

厉槟源,《两个石头》,2009。行为纪录,单频录像,4分22秒。静帧截屏。图片提供:艺术家。

厉槟源,《一个人的战争》,2019年至今 。视频。正在进行中的电影项目。静帧截屏。图片提供:艺术家。

一开始是一个人,花了3年的考学时间进入中央美术学院,选择了雕塑系第三工作室,得到工作室老师们的带领后,"战争"才慢慢地有了一点点雏形,有了一点头绪。那件时长4分22秒的低画质行为影像,是厉槟源向当时的导师艺术家梁硕提交的作业作品。在那个作品中,他反复用两颗石头互相敲击,试图让其中之一的石头被击碎的画面,成为了他未来创作的注脚。

展览现场:"厉槟源",昊美术馆,上海(2019年11月23日至2020年3月15日)。图片提供:艺术家与昊美术馆。

厉槟源,《两个石头》,2009。行为纪录,单频录像,4分22秒。静帧截屏。图片提供:艺术家。

6年前,2013年3月至5月,毕业后的厉槟源多次深夜于北京望京街道裸奔,被网友封为望京"裸奔哥"并迅速蹿红网络。这件作品并没有出现在展场之中。一如作为厉槟源另一条创作脉络的绘画,并没有出现在展场之中一样。放眼望去这个由23件行为记录录像,沿着墙壁铺开,以大大小小的屏幕,间次一些静态的摄影作品,如《倒立练习(重庆)》(2012),中心横陈着投影在松木板上的录像所组成的展览"厉槟源",表明这是一个经过选择的人设型展览,是经过机制赋权的艺术家个展。

厉槟源,《自由耕种》,2014。行为纪录,单频录像,5分2秒。静帧截屏。图片提供:艺术家。

展览现场:"厉槟源",昊美术馆,上海(2019年11月23日至2020年3月15日)。图片提供:艺术家与昊美术馆。

需要注意的是,展览呈现艺术家厉槟源在行为作品发展中一个较为完整的面向,而在这个面向之中,艺术家通过10年所积累的行为作品,总是一个人与大自然的元素,如河流、土地,或者有机物,如竹子,或者无机物,如砖头、桥梁进行对抗,使得当时的《两个石头》无意识的创作方法成为了此后创作的直观逻辑。同时,这种"一个人"的创作方式以及毫无剪辑、几乎可视为记录的影像作品,让展场的作品如同艺术家个人的自传。 尽管艺术家自言:"通过这种[创作]方式来达到一种自我完成与自我教育",但对于观者来说,展场当中的一系列的作品,并不只是一位艺术家的个人战争,这个展览的作品反复敲击的感受还是,作为一个人的"有限性"—如不管多么卖力战斗,总有看不见的天花板;一个人的"失败"—不管多么的努力,终究改变不了结果;一个人的"盼望"—通过"重复"的行为,改变、扩张"有限性"的阈值进而改变结局。

厉槟源,《自由耕种》,2014。行为纪录,单频录像,5分2秒。静帧截屏。图片提供:艺术家。

厉槟源,《自由耕种》,2014。行为纪录,单频录像,5分2秒。静帧截屏。图片提供:艺术家。

对于因为"有限性"、"失败"所产生的沮丧与挫折,被"重复"抵消,甚至得到了升华,也有了荒诞的趣味。历槟源作品总在加缪哲学散文"西絮福斯"的庇荫下充满悲剧式的魅力与价值,同时,这种关系的映射—艺术家与规训艺术家的机制角力—总被指认为跟艺术家本人所属的社会结构有关。这些古典的发现,符合某种时代需要—由不同行为所组成的"战争"过程让这些作品熠熠生辉,充当现代人类的安慰剂。

其实,"战争"本身是一个十分可取的行动,但战争的对象却需要校准。那先于人存在的自然,并不是人要去宰制征服的对象。而对于人的认识,也不该冀望于重复行为而战胜自身—"征服顶峰的斗争本身足以充实人的心灵"—因为这种认识,不论实现与否都会替虚妄留下通路,进而绑架了自身,限制了人的自由。唯有全然地接受自身—人的有限性与失败—才能有真实的盼望。这个盼望:人不再是以宰制的角色出现在外界与人的关系中,而是一个职业经理人,一个相比于宰制者谦虚、并带有一定权柄与责任的身份出现。于此在人与外界的关系里,重复"争斗"的就是两个版本的"盼望"的战争。

厉槟源,《洪流》,2017。行为纪录,单频录像,3分12秒。静帧截屏。图片提供:艺术家。

厉槟源,《洪流》,2017。行为纪录,单频录像,3分12秒。静帧截屏。图片提供:艺术家。

在那日之后。

萦绕人心的是一个人的死亡。死亡本身并不可怕,人皆有一死。萦绕人心的是"能明白"—来自机构的规训—在那人死前的宰制。这个"能明白"不仅仅是对特指的一个人,也还对泛指的一个人产生作用。这个"能明白"以压倒性、不由分说的力量,将自身替换了"真理",使人不需要思考,只需要接受,使得"能明白"所指涉的事物成为不同置疑的"事实",进而取消了"盼望"—不管是哪个版本的盼望—人不能借由自身行为的重复而试图宰制世界,也不能借由作为管理者与外界共处。这种"取消",在现下的境况中,却也增强了人对于"盼望"的渴望,人的"战争"从而变为"追寻"。这种"取消"所造成的空缺,在如此的境况中,虽然可被山寨物暂时替代,但人却也在过程中学会分辨。终将人能因此变得更为执着、专一地追寻真理。—[O]


Ocula discover the best in contemporary art icon.
Ocula Newsletter
Stay informed.
Receive our bi-weekly digest on the best of
contemporary art around the world.
Your personal data is held in accordance with our privacy policy.
Subscribe
Ocula discover the best in contemporary art icon.
Get Access
Join Ocula to request price and availability of artworks, exhibition price lists and build a collection of favourite artists, galleries and artworks.
Do you have an Ocula account? Login
What best describes your interest in art?

Subscribe to our newsletter for upcoming exhibitions, available works, events and more.
By clicking Sign Up or Continue with Facebook or Google, you agree to Ocula's Terms & Conditions. Your personal data is held in accordance with our Privacy Policy.
Thank you for joining us. Just one more thing...
Soon you will receive an email asking you to complete registration. If you do not receive it then you can check and edit the email address you entered.
Close
Thank you for joining us.
You can now request price and availability of artworks, exhibition price lists and build a collection of favourite artists, galleries and artworks.
Close
Welcome back to Ocula
Enter your email address and password below to login.
Reset Password
Enter your email address to receive a password reset link.
Reset Link Sent
We have sent you an email containing a link to reset your password. Simply click the link and enter your new password to complete this process.
Login